视野升级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是处于居家办公的状态。在自己的小屋里一直盯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做开发,便萌生了购买新显示器的念头。

开发之路

记得以前我购买的第一个显示器是放在大学宿舍的戴尔 P2214H——22 英寸显示器,采用标准 1920×1080 分辨率。当时选购这个显示器的原因是它能够支持横屏或者竖屏自由旋转,并且由于 IPS 屏幕的特性导致可视角度比较大(178°),这样给同学分享代码的时候大家看得都比较清晰。22 寸的屏幕大小放置在宿舍书桌上正好还够摆放计算机以及其他配件的地方,可丁可卯。

P2214H 同时支持 VGA、DVI 与 DisplayPort 接口,但是不支持 HDMI,所以在将树莓派连接到显示器的时候还需要用转换器才能实现,当时我是通过 VGA 连接到屏幕的。还好当时我使用的设备(Surface Pro 3、Intel NUC、小米笔记本)都能直接或者通过集线器连接到 DisplayPort 接口。虽然戴尔品牌的产品常被国内网友戏冠以“人傻钱多戴”的称号,不过就显示器而言,设计还是比较具有美感和工业感,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总体体验良好。

戴尔 P2214H 显示器,同时出镜的还有小米笔记本 Air 12.5 寸(左侧),以及悦米机械键盘(红轴版)和罗技 M90 鼠标;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2019 年 2 月

对了,想起来这个显示器其实有两个不好的地方,第一是有时候用 DisplayPort 连接的时候,会偶尔黑屏一两秒之后才会恢复。我最终也未能确定到底是显示器本身的问题还是线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之后几年使用的时候(我记得大概是 19 年开始)每次启动显示器的时候都会注意到显示器中下部有水波纹样的闪烁线。因为这几个原因,这个陪伴我服役了五年之久的显示器我最终决定于今年拜托朋友在闲鱼上卖掉。希望它能在新主人手上继续发挥光和热。

新的选择

正好趁着今年远程办公的契机,让我重新认真思考下一台显示器的规格需求:目前租住的地方能让我有一个更大的空间放置显示器、需要满足偶尔进行 FPS 游戏的需求,以及希望下一台显示器具有工业设计和线条感——这些需求让我最终选择了小米 27 寸 165 Hz 快速显示器作为陪伴我下一个五年(也许?)的显示设备。

就我个人而言,较大的显示器屏幕意味着在字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显示器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这对于编程等工作更是如此:如果你需要在复杂代码仓库中导航,那么一次显示多个所需文件总好过在不同窗口间切换查看代码。不过由于空间所限,我不接受 30 寸以上的显示器,另外我不喜欢曲面屏幕。最终我选择了 27 寸这个适中的大小:算上支架高度,27 寸刚好能放置于我现在的新桌面上。

桌面上的小米 27 寸 165 Hz 显示器,位于左侧的是 M1 芯片 MacBook Pro,另外还有罗技 K120 键盘与 M90 鼠标;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2021 年 8 月

小米的 27 寸快速显示器具有 165 Hz 的刷新率,同样使用可视角度比较大的 IPS 屏幕。要知道,我之前接触到的所有显示设备最高只有 60 Hz 的刷新率。初次接触高刷新率的屏幕的感觉不只有一点爽,配合能够显示更多内容的大尺寸屏幕,使用新显示器的第一天我甚至有一种“喜迎人生第二春”的感觉。我使用国内某品牌 USB-C 转 DisplayPort 连接线,将我目前使用的 M1 芯片 MacBook Pro 连接至小米显示器上。该连接线标称支持 4K 60fps,但同样支持该显示器的 2K 165fps 的传输需求。另外,该显示器支持 95% DCI-P3 色域。

关于偶尔黑屏的问题

在使用新显示器的过程中,我也偶尔遇到了一两次黑屏的问题。经过控制变量法实验,我最终将问题锁定在 MacBook 本身的 USB-C 接口上。两次黑屏的问题都是出在我尝试将 2017 年 MacBook Pro 15 寸(另一台 MacBook)连接至显示器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当我使用机型左侧两个 USB-C 接口中比较靠近自己的接口时,偶尔会出现显示黑屏的情况。使用另一个接口时则不会出现问题。将 M1 芯片 MacBook Pro 连接至显示器时,始终没有出现黑屏问题。

每个程序员都应该拥有一个大屏幕显示器

小米 27 寸 165 Hz 显示器是我认为今年购买的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备注:本文不是软文,祝大家使用愉快。